總所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二十周年慶,我們福州分所組織了一支近三十人的隊伍參加二十周年慶典,我打著參加20公里接力賽旗號也有幸參與其中。晚上幾個同事泡著茶、就著黃浦江夜景閑聊,也是愜事一樁。
聊著,聊著,就變成了類似律師工作座談會的節奏了。幾個律師不約而同都談到了專業化問題。
郭律師稱上次赴美考察美國律師事務所,感覺美國律所專業化真是非同一般,遠超我們想像。他講了有參觀美國一家律所,其專業范疇是水力發電這一行業,專注于水電行業從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及行業管理的全流程法律事務,有專業的深度及客戶的粘性是我們所不可想象的。他們可以組織水電行業高峰論壇等專業活動,可以邀請到水電行業專家學者,就水電行業科技展望、行業經營、行業管理、行業法律問題等進行探討、研究,而不僅僅單純拘泥于法律研究,他們有能力參與水電行業的全流程運營并決策,他們有能力可以直接參與具水電企業的運營及相關管理決策,他們的行業資訊及研究甚至可以成為行業專業期刊,成為行業企業甚至政府管理部門獲取相關資訊的重要來源等。
陳律師也提及他們團隊近幾年一直專注于銀行不良債權追收,處理了大量銀行訴訟案件,在業務方向上可能做到了專業化,但限于團隊工作強度問題,一直沒有就相關業務及法律問題進行書面總結及升華,展示自己團隊在辦理訴訟、執行業務的專業成果及經驗。其團隊還囿于就案辦案階段,手上雖然掌握了很多的實務成功案例及相關專業資訊、技巧,但一直抽不出人手來組織研究撰寫這一塊。他其實是非常想補上這一塊,做到業務及專業展示、提升雙豐收的。
他們還夸我會堅持寫文章,真不容易呢。這話聽得我有些不好意思。最近一段文章表面上寫得多了,但專業度及質量確實有些參差不齊,針對受眾亦不夠明確。有時我想二邊討好,比如想讓大多數人都能看得懂,覺得通俗生動,又想讓一些行業專業人士也能喜歡,能夠體現自己的專業度,結果卻是不倫不類,有些兩不靠。這一點后續可以有所改進,可以通過組織深度差異化的文章來進行不同的展示,文章撰寫之前就要考慮受眾的定位及注意文字措辭等。二位同事還一致建議我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客戶群,在資訊推廣上加強專業度,業務研究進一步深化,與其他同事可以展開更深入的合作等等。
上海總所成立二十周年,從一個只有45名律師的小所,迅速成長為國內最具影響力、中國東南地區最大的律師事務之一,目前規模達到擁有2700多名律師,30余億元創收,10個專業委員員,22 家分所,真是不容易呀。
反思自身,執業二十周年,雖有一定的改變、提升,但遠達不到自己所期待、所展望的,后續仍需努力,共勉之!
雜錄:
我跑啊跑啊就是為了追上那個曾經被賦予眾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