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律師蔡思斌原創–年輕律師真的應該遠離iCourt?分類: 律師展示2019年9月26日標簽: 福州律師福州律師蔡思斌 律師展示 這幾天《我為什么建議年輕律師遠離icourt》在律師朋友圈熱傳,文中最后幾段應該是文章的總結吧。 “……Alpha等除了產品力不足以外,從技術角度來看并沒有錯誤,墻叔不會站在技術的對立面。但Aalpha卻是iCourt花哨理念的載體,口頭上是以技術服務于法律,但實際掛羊頭賣狗肉,縱觀它最擅長把基礎的法律工具進行包裝并吹出一朵花,除了喊口號就是打嘴炮,年輕的人兒一旦沉浸在這種氣氛中的很有可能出現認識偏差,誤以為律師就應該西裝革履提著公文包向客戶拋去時髦的名詞、誤以為法律服務就應該是陽春白雪且形式重于實質。律師自古以來就是一份嚴謹細致的職業,不要試圖用酷炫辦公軟件來稀釋法律的孤獨枯燥無聊痛苦和聲嘶力竭,更不能寄望于黃澄澄的毒雞湯能夠滋補工作的聲嘶力竭和力不從心。這個行業的主旋律永遠是吃苦耐勞、踏實細致。……” 我的朋友圈也有很多律師對此表示自己的看法。 年輕有為的徐律 “終于看到一本正經吐槽的了。阿爾法,個人使用率比較低,且主要用搜索工具,確實就是把市場上現有的效率工具進行功能堆砌,性價比比較低,還有就是洗腦式營銷” 應該有上完全套iCourt課程的林律 “每次因為睡不好而早起,就會好奇是今天有什么樣的不同在呼喚我?。今晨就觀摩了朋友圈一場關于律師與技術、營銷的大討論,引發了我上班路上的一通胡思亂想。不是理科生,不懂高精尖,但對于新技術、新方法,只要能用于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的,我總是很想去聽聽看(當然最后怎么用,我一直都認為,更多在自己而不在工具本身)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愈加如是” 寫文章我很愛讀的鄭文鑫律師更是作了專文 “……講到這里,仍然要回歸一個主題,工具的進步本身對于律師行業而言是一件好事,但不能試圖僅僅通過花錢來換取快速成長,這是不可能的。畢竟律師這個工作,需要處理的核心本質問題,不是工具能夠解決的,人才是主體,才更應該被關注。也不要試圖歸責于工具,來為人的問題做解釋。至于有人批評炫技、浮夸之類的,我認為這個換個視角看也還行。我原來做的東西不太注重形式,但現在發現多學習一些技術運用,把自己的材料做得漂亮一些,還是可以加分的。畢竟內在美要,形式美也要嘛。還有類似于標準化的東西,我覺得也挺好的,因為有些事情確實可以標準化,但把律師工作當成可以標準化,這本身還是律師的問題。可以標準化的流程、產品,這些我們本來就應該努力做到。聽說可以一鍵生成大事記,也是挺好的。只不過,想讓客戶認同你的專業,不能僅有花拳繡腿——基于對法律的充分理解,對制度運行的深刻洞悉,對復雜人性的深入了解,凡此種種,我以為才是區分專業律師與非專業律師的根本。更好的解決問題,更好的創造價值。這是律師要銘記在心的,工具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但絕不能試圖依賴工具來完成這一切。” 律界大咖蔣勇律師認為 “忙亂了一天,剛靜下來看這篇超高閱讀量的文章,尤其是評論區大家的爭議。其實結論如何不重要,這么高的閱讀量和評論,本身就說明iCourt的影響力是現象級的。很多朋友問我,怎么看文中的觀點,我只能說,各行各業的發展越來越和科技結合緊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法律服務行業概莫能外。在這方面,對行業來說,需要積極探索,也需要理性爭鳴,更需要廣泛參與。對年輕律師來說,既要積極擁抱變化,不能墨守成規;更要踏實磨練好內功,不可花拳繡腿。” 我呢,2015年參加過iCourt演講課程,其后也有安排助理上了幾次單節課程,團隊內部在2017年也買了阿爾法賬號,身邊也有不少同事參加了iCourt課程。 個人對于iCourt課程還是挺認可的。畢竟參加這樣的培訓不僅僅是培訓,包括參觀別人家的律所,和其他同行交流,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同行的成功,為什么成功,我能不能也參照學習等,可以增長見識,增進眼界,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不在自我固化的圈子停步不前。這是挺有益處的,執業三年以上的年輕律師,完全可以挑選一些課程去上上。 當然,課程及所謂的系統畢竟都是輔助工具,關鍵是自己的心要定,要真能沉下去用心學習,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針對自己的問題作出自我提升,自我優化,而不能以為培訓可以解決一切,可以靠全套的培訓就能快速提升自我,那其實也是想當然的事。iCourt課程方肯定會無時不刻給客戶灌輸這樣的雞湯,這也是正常的。莫管你有再大的情懷,最終立足點還是希望律師能夠進行買單。在商言商,這都是無比正常的。用情懷來包裝商品及服務,這也是商家常見套路,完全可以理解。但自己要清醒,要知道自己真想要什么、真想達到什么。不過再怎么說,多上iCourt課程對律師而言并不是壞事,或多或少都有增益,年輕律師還真談不上要遠離iCourt課程的地步。 阿爾法系統我們團隊有五個賬戶,可惜我們使用頻率非常低,當然這與我們團隊的業務方向有一定的關聯,無使用者無評價,這就不多說了。 今天看到陳虎老師的朋友圈評論:“旗幟鮮明地支持icourt,支持胡校長(很多話表姐講得比我精彩,第一次感到詞窮)。以他們的能力,留在法律圈,就是情懷。我曾在通惠河邊對我的學生說,理解食物有理想邏輯、戰略邏輯和財務邏輯三種,財務邏輯可以解釋世界的運作,卻帶不來偉大的行動。如果有一天,我把icourt一些決策故事寫出來,相信很多極力否定它的人,以自己的境界,是做不出同樣抉擇的。”哈哈,陳虎老師是iCourt王牌講師,課講得很好。他有他的立場,完全可以理解。不過“以他們的能力,留在法律圈,就是情懷。”我未必認同,喜歡做,愛做,自己的選擇,在快樂中賺錢沒問題,但要說留在法律圈,就是情懷,感覺隱隱是在為法律人作出犧牲,我們律師應該作感恩狀,似不以為然。 用李嘉誠先生的話來收尾吧,似乎挺應景的。其他的不說了,下午還參加iCourt法律科技體驗日活動呢。 “我是一個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給我戴上什么帽子,無論高的,還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陰謀家、政治家,我僅僅就是一個商人而已。……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我神化,也不要把我妖魔化,其實我像你們現在的同事,也像你鄰居的老頭而已。我和他們一樣犯過錯誤,也和他們一樣慈祥友愛。我承擔了我的錯誤,也獲得了我的榮耀,我的人生由我自己負責,你們每一個人同樣也是。不要給我過多的褒揚,也沒有必要潑給我很多臟水,雖然我不在意自己的感受,但是我在意你對你自己心靈的灼傷,以及毒化中國人脆弱的輿論環境。” 分享此文文章導航上一個上一篇文章福州律師蔡思斌原創–福州中院認定1999年前城鎮居民在農村建造房屋并不違法,契約可生效下一個下一篇文章福州律師蔡思斌原創–庭前證據質證雜記相關文章福州蔡思斌律師受邀至《福建法治報》普法之窗欄目解讀“私家車拒讓救護車”背后的法律問題2025年1月2日福州蔡思斌律師受邀至《福建法治報》普法之窗欄目解答雙十一消費相關法律問題2024年12月19日福州蔡思斌律師受邀至《福建法治報》普法之窗欄目解析羽絨騙局背后的法律風險2024年12月19日福州婚姻家事律師蔡思斌所撰寫假結婚案例評析文章被《福建律師》2024年第5期收錄2024年12月9日蔡思斌律師接受福建電視臺“調解有一套”國慶特別節目專訪—勞動者受傷,權益該如何保障?2022年10月13日盈科人物丨葉宗林:做專業,行良知2020年8月21日